近年來,天然鉆石作為頂級寶石,往往被看作是事業成功和頂級成就的標志,加之悅己消費、個性化需求等諸多因素,天然鉆石更是受到了無數民眾的喜愛。那么,擁有獨特魅力和價值的天然鉆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中國,又有哪些地方能發現鉆石的蹤跡呢?本文將為你揭開這些謎底。
天然鉆石的形成十分復雜,鉆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不過二者之間的區別也十分明顯,石墨是碳原子以層狀排列形成的,具有耐高溫和低硬度的特性;而鉆石則是碳原子緊密堆積,在特定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成為自然界中最硬的寶石。
石墨的晶體結構(上)和鉆石的晶體結構(下)
圖片來源于:physics-in-a-nutshell.com
金伯利巖(上)與金伯利巖里的鉆石(下)
圖片來源于:geologyscience.com
大多數鉆石藏在金伯利巖中,這種巖石的礦物成分復雜,且通常呈現灰綠色。根據包裹體的不同,鉆石可以分為榴輝巖型和橄欖巖型,分別形成于120~180千米或更深的地幔中。此外,鉆石也存在于西澳大利亞的鉀鎂煌斑巖中,這種巖石含有豐富的鉀和鎂,特征礦物包括白榴石和黃長石巖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蛇綠巖、隕石、玄武巖和安山巖中,也發現了關于鉆石的身影。
鉀鎂煌斑巖
圖片來源于:mindat.org
幾內亞礦場砂礦開采沖積鉆石,礦工清洗礫石
圖片來源于:美國地質調查局
鉆石的產地遍布全球,其中非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鉆石產地之一。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安哥拉和剛果(金)等也都是著名的鉆石出產國。特別是南非的金伯利礦,以其豐富的產量和悠久的歷史聞名于世。此外,俄羅斯的雅庫特地區、加拿大的埃卡蒂礦和迪亞維克礦,以及澳大利亞的阿蓋爾礦也是重要的鉆石產區。
非洲產出的鉆石原石
圖片來源于:NBCNEWS
阿蓋爾礦產出的粉鉆
圖片來源于:Grahams
而在中國,鉆石資源同樣豐富。自1953年以來,山東、遼寧、湖南等省發現了多個鉆石礦床,探明儲量超過2500萬克拉。其中,遼寧瓦房店是亞洲最大的鉆石礦山,也是中國主要的鉆石產區之一。這里的鉆石以無色透明、高凈度為特色,寶石級鉆石約占60%。山東蒙陰也是重要的鉆石產區,曾發現過多顆非常大的鉆石,包括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鉆石“金雞鉆石”。湖南沅江流域同樣也分布著豐富的鉆石砂礦,所產鉆石質量較優,寶石級金剛石約占80%。
中國鉆石主要產地分布
中國地圖來源于:自然資源部網站
遼寧瓦房店金剛石(上)與瓦房店礦山(下)
圖片來源于:Pinterest(上)與國家地理(下)
山東蒙陰金剛石
圖片來源于:Pinterest
沖積砂礦中的鉆石
圖片來源于:GoogleImage
天然鉆石的珍貴不僅在于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更在于其背后的形成過程和產地故事。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了解天然鉆石的奧秘和魅力,發現更多關于天然鉆石的美。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ishang/5186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