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泰中醫藥洽談會在泰國曼谷舉行
中泰自建交以來為國際友好鄰邦,中醫文化的發展與傳承足跡也隨著每一代中國移民的步伐,在推動泰國文化和中國文化共融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歷史作用,為中醫藥在泰國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也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探索新時代環境下泰國中醫藥的共同創新發展之路,5月30日由泰國中醫科學院、泰國中醫師總會和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健康中國發展工作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中泰中醫藥洽談會在泰國曼谷舉行。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健康中國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唐濤,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民營經濟創新分會秘書長宋先良,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民營經濟創新分會副會長王建華,中潤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井泉,昆明廣告協會秘書長譚今,澳大利亞國家旅游集團秘書長、湖南省對外經濟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唐學偉,世界生產力院士劉宏彬等以及泰國衛生部高層領導共同出席本次洽談會。
座談會上,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健康中國發展工作委員會唐秘書長結合歷史與現實,闡述了推進兩國中醫交流與合作的構想。
他表示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中醫藥材通過絲綢之路出口進入中亞等地區,從經濟上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自2000年起,泰國政府正式批準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使泰國成為中國以外第一個為中醫立法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天然藥物的主要供應國,開展中泰中醫藥洽談會的重要性在于加強中國中醫大師、企業家與泰國專家的學術經驗交流,塑造兩國中醫專家在國際大健康領域的權威影響力,進而通過兩國專家的共同努力,讓中醫文化的發展,成為中泰兩國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
同時,特邀請了中國中醫針灸非遺傳承人劉宏彬,作了針灸調理健康的現場展示,他的展示充分體現了“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這一發展主旨,獲得泰國中醫專家學者一致好評。
作為推動泰國中醫合法化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之一,泰國中醫師總會會長林丹乾在座談會上,詳細解讀了中醫藥在泰國民間贏得越來越好的口碑。林丹乾表示,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醫人數千年實踐和智慧的結晶。中醫國際化有利于各國人民的健康。中醫不僅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國際上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因此,有效推動中醫文化的實際傳播,需讓兩國政府和民眾率先理解并接受中醫文化。而泰國中醫要發展,也必須嚴格依照當地法律對中醫師隊伍加強管理,要求每位執業中醫師必須通過考試,獲得執業執照,取得相關學位才能更好的落實規范化管理。
例如:泰國有很多通過祖傳、師授或者自學而成的中醫師,在泰國已行醫多年,卻沒有認證。但在中醫合法化管理后,有了政府組織這些中醫師集中培訓并進行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才初見成效。其次,泰國中醫師通過各類專題大會,將相關經驗分享給全球不同中醫組織,通過團結一致的努力推動泰國中醫國際化發展。
座談會上,參會的中國代表團專家也表示:中醫藥文化,在中國之所以能獨樹一幟的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源于中醫藥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實用價值,即能充分體現出關于生命、健康、自然的哲學思想,也能積極推動大健康產業深遠發展,更能促進科學養生,健康生活等一系列大健康產業鏈、服務鏈的融合創新發展。
“中醫外交”在推進中泰交誼和外交流合作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格局。在座談會上,從學界到業界,從理論到實踐,從歷史到現在,就實地探索中醫藥文化如何在泰國傳播和發展方面。雙方對加強中醫外交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更加務實、更高質量的項目與人才合作,繼續發揮中醫藥在國際合作交流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形成共識。
2024中泰中醫藥洽談會在泰國曼谷舉行,讓“一把草藥、一枚銀針”的中國智慧,在新時代發展路上守護華夏民族繁衍生息,也在泰國綻放獨特的中華文化魅力,為“中泰一家親”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也讓中醫藥文化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在泰國搭建起“健康橋梁”,成為中國對外交往中一張頗為鮮亮的“新名片”。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anghai/49639.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